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01篇
  免费   272篇
  国内免费   251篇
系统科学   60篇
丛书文集   148篇
教育与普及   41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现状及发展   47篇
综合类   622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172篇
  2014年   260篇
  2013年   181篇
  2012年   298篇
  2011年   289篇
  2010年   199篇
  2009年   264篇
  2008年   220篇
  2007年   345篇
  2006年   345篇
  2005年   285篇
  2004年   262篇
  2003年   284篇
  2002年   266篇
  2001年   263篇
  2000年   200篇
  1999年   193篇
  1998年   166篇
  1997年   197篇
  1996年   182篇
  1995年   144篇
  1994年   156篇
  1993年   98篇
  1992年   136篇
  1991年   101篇
  1990年   78篇
  1989年   94篇
  1988年   72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2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1.
在常规柱肋阵列冷却结构的基础上对一种新型分离式柱肋阵列冷却结构内的流动和传热特征进行了实验和数值计算研究.在雷诺数Re=8 200~50 500时,对具有新型分离式柱肋阵列的冷却通道和具有常规柱肋阵列的冷却通道内传热和流动压力损失性能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对2种通道内的流动与传热进行了三维稳态数值计算,对比研究了其各自的速度场和局部传热特性,揭示了分离式柱肋阵列强化传热以及降低流动阻力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Re范围内,与常规柱肋阵列通道相比,新型分离式柱肋阵列通道具有更高的平均努塞尔数(Nu)以及更小的阻力损失.  相似文献   
32.
针对带有分配器的钎焊板式换热器内各支路的气液流量分配特性建立了预测模型.基于各支路的压降平衡方程,分别建立了板间流道和分配器流道压降计算模型;基于分配器处的气液分离关系方程,分别建立了两相流体在分配器处相分离和在分配器入口处液膜分布的计算模型.通过将压降平衡方程、气液分离方程分开迭代计算,开发了适用于模型的求解算法.模拟结果与实验测试数据对比表明,换热器总压降的相对误差在±20%以内,两相区高度的相对误差在±13%以内.  相似文献   
33.
针对低温热能的回收利用,搭建了采用涡旋膨胀机的有机物朗肯循环发电实验系统,以异丁烷为工质,研究了热源温度和负载对小型有机物朗肯循环发电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热源温度和工质流量条件下,都存在一个最佳负载电阻,使得系统具有最大的发电功率、比发电功率和发电效率;在设计发电系统时,应为涡旋膨胀机匹配合适的永磁发电机和负载电阻,以使系统发挥最优性能;当热源温度不超过120℃时,系统的最大发电功率为1.05kW,最高发电效率为4.51%,膨胀机的最大转速和膨胀比分别可达2 922r/min和3.03.  相似文献   
34.
一种适用于柴油机结构温度场计算的缸内传热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量纲分析式h(Ф,i)=C(Ф)d-0.2 p0.8 w0.8 T-0.8μ-0.47eλ0.67ec0.33p分析了柴油机的缸内三维局部传热情况,其特征参数选取缸内瞬态流动传热参数,并通过Woschni模型计算传热总量,在每个曲轴转角条件下,保证局部传热计算中对全部壁面网格热流求和所得传热总量与Woschni模型的计算值相等,以确定待定系数C(Ф).同时,将改进的缸内传热模型应用于一款单缸水冷自然吸气式四冲程直喷柴油机的缸内传热计算,所得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35.
针对螺杆膨胀机的工作特点,建立了其简化热力计算模型及示功图.以R123制冷剂为工质,采用螺杆膨胀机有机朗肯循环系统进行华北油田中低温采油伴生热液的利用发电,筛选了变工况下影响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通过迭代求解系统的稳态参数,并对比了净功率、热效率及火用损失.结果表明:过热蒸汽有利于提高单位工质的输出功率,但会引起系统的净功率下降;冷却水进口温度对系统的影响最大,夏季温度较高,将会使得系统的输出功率严重偏离额定功率,保证冷凝器的冷凝效果是改善系统性能的有效措施;热源温度对系统输出功率的影响大于热源流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6.
建立了多元微通道平行流冷凝器的稳态分布参数模型,将模型计算值与其实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同时,利用所建立的模型研究了扁管孔数、扁管内孔高宽比、流程布置、各流程间扁管数分配方式等参数对平行流冷凝器传热和流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扁管孔数的增多,换热量逐渐增大,制冷剂侧压降逐渐减小,空气侧压降逐渐增大;随着扁管内孔高宽比的增大,换热量与制冷剂侧压降逐渐减小,空气侧压降不变;随着流程数的增多,换热量与制冷剂侧压降逐渐增大;当流程数一定时,各流程间扁管数的分配宜从第1流程向后依次递减,其递减速率逐渐减小,且过冷区的扁管数不宜过少.  相似文献   
37.
烧碱浓缩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冷凝水,主要作为凉水塔的补充水和机泵冷却水。由于冷凝水温度较高,其回收再利用前需要进行冷却,造成热量的浪费。介绍了离子膜蒸发系统含碱冷凝水循环再利用的改造措施,提出将不同温度的冷凝水分开,将温度高的部分送至化盐工序,不仅能将热量充分利用起来,还可以节约大量生产用水。  相似文献   
38.
A cDNA encoding heat shock cognate protein 70(HSC70)was cloned from liver of grass carp(Ctenopharyngodon idella)(GenBank JF436930).This cDNA was found out to contain2 346 bp in length,including 1 950 bp of complete coding sequence encoding 649 amino acids(aa),plus 89 bp of 5′-UTR and 307 bp of3′-UTR.Analysis of its genomic structure revealed that its corresponding gene contained seven exons and six introns.Homology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it shared 99%of identity with HSC70 of breams and 86%of identity with HSP70 of Drosophila.Fluorescent RT-PCR analysis revealed that at 28℃,this gene was expressed in abdominal fat,muscle,intestines,brain,middle kidney,head kidney,gonads,swim bladder,liver,heart,spleen,gills,and fins with expression level in liver being the highest(p0.05),followed by that in the gonads;at 36℃,its mRNA expression level was increased at first but then decreased thereafter under heat shock stress,indicating that its expression can be regulated by heat shock.In conclusion,cloning and expression analysis identified a cDNA encoding a constitutive HSP70 gene that is expressed in many tissues of Ctenopharyngodon idella and its expression was down-regulated by heat shock.  相似文献   
39.
通过金相、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研究了C5210铜合金带材的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结晶角小于15°,水平连铸速度控制在10.8 m/h左右,带坯晶粒度均匀,结晶线不发生明显偏移,长时间的均匀化退火,消除枝晶偏析,有利于冷轧开坯;C5210铜合金在650 ℃下保温9 h,合金元素分布相对均匀,粗轧冷轧加工率可达80%以上;合金在560 ℃下保温6 h,再结晶退火后,合金晶粒度为0.04 mm,消除了加工硬化,此时合金的平均抗拉强度为411.9 MPa,平均伸长率为60.9%,平均维氏硬度为94.7.  相似文献   
40.
提出在不改变原生产工艺的前提下,结合生产工艺过程设计利用余热发电方案,尽量提高发电参数,以提高发电效率和余热利用效率.针对某轧钢加热炉进行了3种利用余热发电方案的分析计算.结果表明:3种方案理论上均可行,其中有补燃的方案热利用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